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今夏已有多人中招送医!网友吵翻:隔夜瓜到底能不能吃? 正文

今夏已有多人中招送医!网友吵翻:隔夜瓜到底能不能吃?

2025-04-04 11:19:46 来源:新闻观察者网 作者:紫陌 点击:199次

西瓜,夏天标配,一刀切开,满满的清凉与甜蜜,每一口都让人陶醉~但西瓜一般比较大,很多人一次吃不完,会放进冰箱保存,等下一顿或者第二天再吃。但自入夏以来,已有不少人吃瓜后上吐下泻,甚至进了医院……大多数“中招”的网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吃了隔夜西瓜。然而也有网友说:一直有吃隔夜西瓜的习惯,从没见闹过肚子。网友的热议让隔夜西瓜近日多次上热搜:西瓜的个头那么大,当天吃不完可太正常了。那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什么才算是“隔夜西瓜”?隔夜食物并不仅仅是当天吃剩下、放到第二天的食物,放置时间超过8~10小时的食物都视为隔夜食物。举个例子,如果西瓜是在上午10时切开的,到晚上8时再吃,虽然没有过夜,但放置时间超过了10小时,就可视为隔夜西瓜。隔夜西瓜能不能吃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正常情况下,未被切开的新鲜西瓜内部基本上是无致病菌的,在高温期通常可以保存1-2星期,在20℃-25℃通风良好情况下甚至可以保存一个月。但西瓜切开后,切面非常容易被细菌污染。一旦被致病菌污染,西瓜就可能腐败变质,从而引起肠胃炎、食物中毒。在实际生活中,一块西瓜放置多久会坏掉,要考量的因素很多,比如:西瓜未切时的新鲜程度切瓜刀具的洁净程度砧板的洁净程度冰箱的洁净程度切开之后是否及时冷藏保鲜膜的洁净程度冰箱中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储存时间长短……如果上述方面没有做好,致病菌就可能“趁虚而入”了。西瓜切片后该不该用保鲜膜包裹?有说法认为“保鲜膜阻止水分蒸发,利于细菌生长”,甚至传出了“保鲜膜会滋生细菌的谣言”。事实是,不管用不用保鲜膜,西瓜表面的含水量都已远远高于细菌生长的需要。西瓜在包上保鲜膜后,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又富含糖和水分,确实更适宜细菌生长,但是这些细菌并不一定都是致病菌,不必太过担心。用保鲜膜包裹的积极意义在于,能把西瓜和冰箱里的其他食物隔离开,降低发生二次污染的风险,减少串味;能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流失,减少与外部空气本身的接触。西瓜切开后吃不完?建议盖保鲜膜放冰箱储存吃不完的西瓜,有没有必要放冰箱冷藏?为此,多年来许多专业人员都进行了实验,结果均表明:及时冷藏很有必要。中科院能源研究所大院某微生物实验室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①储存时间8小时内:冷藏用保鲜膜、冷藏不用保鲜膜与室温用保鲜膜、室温不用保鲜膜的西瓜菌落数量,总体菌落数量都很少,差异不大。②储存时间达到24小时:冷藏条件下:用保鲜膜和不用膜的西瓜菌落数量仍然较少,无较大差异;室温28℃条件下:无论覆膜还是不覆膜,西瓜菌落总数均大量增加,与初始时相差百万倍,已经不能吃了。另据报道,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进行了一项实验:将西瓜切块后,分别放置在4℃冰箱与30℃室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放置4小时内,无论室温还是冰箱,都可放心食用;但西瓜在室温放置8小时,检测到细菌略微增加,室温放置16小时开始大量繁殖,超过24小时呈指数繁殖。因此,考虑到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建议西瓜切开后,如需超过4小时再食用,建议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储存;切开后室温保存超过24小时,则建议不要食用。要强调的是,正如前面提到,影响西瓜保鲜的因素很多,如果在切的过程中已经对西瓜造成了污染,即使之后放入冰箱妥善保鲜,也躲不过有害菌繁殖。另一方面,每个人的体质有所差异,对于一些免疫力较低、胃肠功能本就较弱的人群,少量的致病菌也可能导致肠胃不适,甚至急性肠胃炎。因此,不能因为有些人“放了几天的西瓜吃了没问题”,自己也贸然大口吃隔夜西瓜。(图/有约君)怎样吃瓜更保险?记住这几个原则1尽量购买新鲜完整的西瓜已切开的西瓜,我们很难确认它放置了多长时间、是否妥善保存。如果确实吃不完一个瓜,不妨与人协商共同购买,现买现切,回家后立刻放入冰箱并尽快吃掉。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尽量不要买切成小块的西瓜。2切瓜用具要干净最好用水果专用刀具和砧板,切瓜前用开水反复冲烫。3西瓜尽量冷藏存放切开的瓜不要在常温中放置超过4小时,冷藏西瓜时可选用保鲜膜,防止交叉污染和串味,冷藏时间最好不超过24小时。知多点:冰镇后吃起来更甜!这是因为西瓜中的糖以果糖为主,而果糖的甜度与温度密切相关,40℃以下时温度越低,果糖甜度越高。4隔夜西瓜切掉表层细菌主要滋生在切面表层,内层细菌繁殖率较低,所以再次食用西瓜前,建议切去1~2厘米厚的表层。5别反复拿出来挖着吃建议勺子挖过的西瓜一次吃完。每次勺子接触西瓜,不仅会引入空气中的微生物,还会通过勺子将口腔中的微生物带到西瓜上。6发现异味及时舍弃如果发现西瓜有异味、酸味,或是颜色、质地发生改变,就不要吃了。7这几类人群少吃慎吃西瓜脾胃寒凉的人、风寒感冒的人、肾功能不全的人、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产妇等不宜多吃。来源:健康中国、央视频、中国医学论坛报、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东莞疾控1.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紫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